智能型循環水處理的原理和設計模型
中央空調系統循環水處理主要是達到防腐蝕、防結垢、防菌藻滋生、防粘泥附著等效果?,F在常用的化學水處理方法是:通過對管道及設備的清洗、預膜后添加緩蝕阻垢劑達到防腐蝕的目的;通過控制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和添加緩蝕阻垢劑達到防結垢的目的;通過添加殺菌滅藻劑,防止藻類、微生物滋生來防粘泥附著的目的。為達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可以設計以下的模型:
1、依據補充水量精確添加緩蝕阻垢劑到循環水中;
2、通過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精確添加殺菌滅藻劑,防止藻類、微生物滋生。
3、通過電導控制器檢測水的電導率,控制排污電磁閥排污,達到控制循環水的濃縮倍數。
根據以上設計模型的控制方式,我們選擇使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實現數據計算和控制,.達到實時監控和處理的目的(原理如示意圖1)。
![]() |
為什么選用PLC來實現智能化控制目的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PLC的定義是:“PLC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工業環境而設計。它采用了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機械的生產過程。而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按易于與工業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盤LC系統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特別適用于各種形式的開關量的輸入與輸出控制,而且對模擬量的處理能力也很強。我們提出的設計模型主要有8個開關控制量,其中輸入部分有4個開關量,分別是補充水量、電導率、時間間隔和PH值,輸出部分也有4個開關量,分別是三個計量泵和一個排污電磁閥,使用PLC控制最為合適和經濟。PLC相對于繼電器控制器來講屬于“軟連接”,其控制邏輯以程序方式存儲在內存中,要改變控制邏輯,只需改變控制程序即可,不用象繼電器控制系統那樣去改變系統的元器件和接線,其靈活性和擴展性都很好。當針對已有的水處理方案進行修改或者針對不同的水處理設計方案時,可以方便地通過改寫PLC的程序來實現不同的控制目的,適應性廣。
系統智能控制過程模擬:當補水流量達到一定值(如1噸,由水處理方案確定,這里只是假設,下同)。提供一信號給PLC,PLC發出指令,緩蝕阻垢劑流量泵開啟定量加藥(如1分鐘>;殺菌滅藻劑由PLC定時(如6小時)加藥一次;電導率偏離值達到一定程度(如超過設定值10%以上),給PLC一個信號,PLC就開啟排污閥(如1分鐘),循環直至電導率達到要求。PH值可采用與電導率相同的控制辦法。
系統優點一
1、通過自動均勻連續加藥,保證藥劑濃度恒定,避免手工加藥產生的藥劑濃度前高后低的現象,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水處理的藥效。
2、水質控制穩定,水處理效果好,降低空調系統運行成本??蓪崿F較高濃縮倍數,節約水資源和藥劑。
3、提高冷卻水處理的自動化水平和技術含量。
4、系統功能擴展性強??梢詫崿F電導率、PH值等的實時檢測;補充水、排放水累計水量的統計;遠程計算機監控等。
5、應用廣泛。通過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可以將該系統應用于其他行業的水處理系統中。
系統不足之處:
1、自動檢測設備及控制設備多,因此相對人工處理,設備的初投資大,而且對自動檢測設備及控制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果自動檢測及控制設備的性能不過關,將會導致系統
的故障率高,影響系統的水處理效果。
2、系統技術含量高,不僅有機械、電子和自控方面的設備,還要有專門的應用軟件。因此對日常管理及維護人員的技術要求高,不但要有機械、電子和自控方面技能,還要有電腦軟件應用能力。
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系統關鍵部分——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選用及軟、
硬件件系統的設計,可以由暖通技術人員配合專業的軟、硬件開發公司來開發,并完成系統的集成。整個系統還需要工程應用層面的細化設計,如電氣原理圖和安裝圖,管道及設備安裝圖,電器元器件的選用及匹配等等。